医工结合出硕果---记口腔医院李长义教授团队在口腔种植研究领域进展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及全球性健康风险对医学教育、医学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强调,发展新医科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医学教育发展的最新要求,加强新医科建设,一是理念新,医学教育由重治疗,向预防、康养延展,突出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大健康理念。二是背景新,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扑面而来。三是专业新,医工理文融通,对原有医学专业提出新要求,发展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医学新专业。
 
      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积极开展新医学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加强医学学科人才培养,注重口腔医学与多学科融合。李长义教授课题组长期以口腔种植临床需求为导向,以医工结合、学科交叉为指导,以解决临床问题为目标,搭建临床需求与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桥梁,融合基础研究等学科优势,促进学科交融,实现精准、高效解决临床问题,积极推动成果转化。
 

       李长义教授课题组与河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梁春永教授合作,申请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TiO2纳米管负载淫羊藿苷对骨质疏松下钛种植体骨结合的作用及分子机理研究”。该项目研究骨质疏松条件下通过种植体表面加载治疗骨质疏松的中药淫羊藿苷促进早期骨结合的分子机理。成果发于2018年发表于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同时,相应研究成果申请发明专利并获得授权:个体化生物仿生的牙种植体及其制作方法,2019-7-2,中国,ZL 201610705564.4。
课题组同时与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合作,申请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时序释放白介素4和锌促进种植体早期骨结合的机理研究”。该项目在TiO2纳米管表面制备时序释放白介素4和锌的复合涂层并研究调控巨噬细胞M2极化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及诱导bMSCs成骨分化的机制。相应研究成果申请发明专利2项和实用新型专利2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具有沟槽结构的牙种植体,ZL 201921042184.2和具有多孔结构的牙种植体,ZL 201921047759.X),发明专利目前处于实质审查中(牙种植体,ZL 201910603464.4和一种牙种植体,ZL 201910603277.6)。研究多功能纳米载药体系的构建与制备,并联合光动力/光热、化疗、免疫和基因等疗法抑制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的体外增殖和体内生长,相应研究成果分别在2018年和2020年发表于SCI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和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课题组还与天津大学吴水林(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授团队合作,于2021年申请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基于成骨-抗菌功能的钛种植体纳米光控涂层的构建和机制研究”。该项目在种植体表面制备加载ZnO的纳米涂层。研究涂层在种植体植入早期,在近红外光成骨光照参数照射下促成骨的机制;在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情况下在近红外光抗菌光照参数照射下杀灭生物膜厌氧菌的机制。研究成果发表于Bioactive Materials和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通过构建光控纳米平台,协同材料的光热、抗菌、抗炎作用显著抑制牙周致病菌感染及牙周炎症进展,为上述课题研究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相应研究成果申请发明专利2项并已受理(牙周炎和种植体周围炎治疗药物及其制备方法,ZL 202210223326.5和一种鉴别牙周致病菌的方法,ZL 202210137416.2)。
 

       研究成果“口腔种植界面材料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课题组在重视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的同时还非常注重人才培养,贯通医工学科交叉联合教学和人才培养绿色通道,整合优质资源,与天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密切合作,深入挖掘研究生科研潜力,为研究生搭建的高水平实验平台,使人才培养与科研水平提升同步进行,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朱宪彝奖学金等荣誉,获批大学生创新项目,最终实现医工学科交叉深度融合和共赢发展。
 

供稿:口腔研究所